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江卉 通訊員 潘鶴年 周勇
“吱——”聽見門外一聲急剎,保安王永泉抓起測温槍,一把推開門,衝到貨車前。
1月17日10時17分,位於黃岡高新區的湖北佳農食品有限公司大門外,開來一輛鄂A牌照冷鏈貨車。佳農公司是一家生豬屠宰企業,去年7月以來黃岡市區唯一的冷鏈物流防疫檢測點在此設立,市場監管、衞生防疫和交通運管部門聯合駐點辦公。
“進入市區的所有冷鏈物流車輛,先要在這裏完成防疫檢測,合格後才能進入大小餐廳和市民餐桌。”黃岡市市場監管局高新分局監管一科負責人江俊介紹,每輛冷鏈車至少要過三道關。
第一道,測温掃碼關。
“測温、掃碼,出示核酸檢測結果,一個手續也不能少!”王永泉輕車熟路。
“看,這是7天以內的報告,陰性!”湖北地道食品有限公司採購人員袁建華和司機一大早從武漢白沙洲市場進貨回來,他亮出綠色的健康碼。
“體温正常,手續齊全,通行!”王永泉按下電動大門遙控按鈕,車輛進入廠區。
第二道,市場監管關。
“請停車!”開行200多米後,車輛消殺區到了。身背藍色消毒桶,兩名交通運管工作人員對車輛裏裏外外“全身”消殺。
不遠處的板房是市場監管駐點辦公區,袁建華從懷裏掏出一大摞材料走了進去。
“除了提供常規的營業執照、食品生產許可證、進貨清單等資料外,還必須有出廠產品的核酸檢測報告。”黃州區市場監管局南湖市場監管所所長何海斌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既要保證食品安全,也要確保防疫安全,形成從生產、流通到餐桌的閉環管理。
第三道,核酸檢測關。
最後,車輛進入檢測留樣處。南湖衞生院醫務人員吳夢娟等3名“大白”抱着試劑盒迎了上來,“冷凍食品、內外包裝,還有車輛把手、車廂內壁等,都要留樣。
“核酸檢測結果陰性,車輛才能放行!”黃州區疫情防控指揮部還在佳農廠區準備了兩個凍庫,供檢疫車輛等候時臨時存放冷凍食品。
截至目前,黃岡市有重點冷鏈食品市場主體1165個,全市冷鏈環境與從業人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寒冬臘月,全市數百名市場監管和衞生防疫人員日夜堅守在這條防線上,“採樣全覆蓋、樣本全檢測、包裝全消殺、商品全追溯,決不讓冷鏈‘掉鏈子’。”